10月20日出生的知名人物:♎️
- 1632年:克里斯多佛·雷恩,英國建築師。(1723年去世)
- 1733年:杉田玄白,日本江戶時代蘭學醫生。(1817年去世)
- 1854年:阿蒂爾·蘭波,法國超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詩人。(1891年去世)
- 1859年:約翰·杜威,美國哲學家。(1952年去世)
- 1874年:查理斯·艾伍士,美國音樂家。(1954年去世)
- 1888年:賈乃錫,英國陸軍將領(1971年去世)
- 1904年:葉公超,中華民國外交部長 、外交家。(1981年去世)
- 1906年:坂口安吾,日本小說家。(1955年去世)
- 1910年:陳鯉庭,中國劇家、電影導演、電影理論家(2013年去世)
- 1928年:李鵬,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2019年去世)
- 1947年:拿督斯里哈迪阿旺,馬來西亞伊斯蘭黨主席。
- 1948年:羅樂林,香港男演員。
- 1954年:克勞迪奧·拉涅利,義大利足球領隊。
- 1954年:傅聲,香港電影演員。(1983年去世)
- 1958年:陳秀珠,香港女演員。
- 1961年:魯殊,前威爾斯足球運動員。
- 1967年:
- 黃智賢,香港男演員。
- 魏駿傑,香港男演員。
- 李健和,香港足球運動員。
- 吳婉芳,香港女歌手。
- 1968年:拿督魏家祥博士,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兼馬華第十一任總會長。
- 1970年:王賢誌,香港男藝人。
- 1976年:陳志康,香港足球運動員。
- 1979年:納吉絲·法赫利,美國女藝人。
- 1980年:
- 李崗霖,台灣男歌手。
- 彭曉彤,台灣女演員。
- 李運慶,台灣男演員。
- 1983年:
- 山田孝之,日本男演員。
- 李靄璣,香港主持人。
- 1987年:何以奇,台灣女演員。
- 1988年:
- 新垣里沙,日本女歌手、早安少女組成員。
- 坎蒂絲·史汪尼普,南非女模特兒。
- 蔡小潔,台灣女藝人。
- 馬龍,中國桌球運動員。
- 1990年:蔡慧欣,香港女藝人。
- 1992年:BM,韓國男女混聲團體KARD成員。
- 1994年:許魏洲,中國男藝人。
- 1997年:安德烈·魯布列夫,俄羅斯網球運動員。
- 1999年:Chuu,韓國女子團體本月少女成員、主持人
- 2003年:尹浩宇,中國男子偶像團體INTO1成員。
10月20日逝世的知名人物:
- 1758年:查爾斯·斯賓塞,英國貴族、政治家、軍人,第三代馬爾博羅公爵。(1706年出生)
- 1936年:安·沙利文,美國知名女作家海倫·凱勒的人生啟蒙老師。(1866年出生)
- 1964年:赫伯特·胡佛,美國總統。(1874年出生)
- 1982年:華里士,英國軍官。(1896年出生)
- 1984年:保羅·狄拉克,英國物理學家。(1902年出生)
- 2011年:穆阿邁爾·卡扎菲,利比亞革命警衛隊上校,前任利比亞實際最高領導者,利比亞1969年9月1日革命的精神領袖。(1942年出生)
- 2013年:勞倫斯·克萊因,美國經濟學家,198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20年出生)
- 2016年:田部井淳子,日本登山家,世界上首位登上聖母峰的女性。(1939年出生)
- 2018年:岳華,香港男演員。(1942年出生)
- 2018年:郭炳湘,前新鴻基集團及帝國集團董事會主席。(1950年出生)
10月20日大事記:歷史上的10月20日發生什麼大事?
- 1548年: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建成。「拉巴斯」在西班牙語中是「和平」之意。
- 1600年:島左近率領的西軍在大垣城近郊杭瀨川(今岐阜縣大垣市)擊退由德川家康率領的東軍,史稱為杭瀨川之戰,此次戰役被視為關原之戰的前哨戰。
- 1626年: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在瀋陽登基,是為後金太宗(後金文帝),年號天聰並開啟天聰新政的序幕。
- 1708年:原在倫敦大火中燒毀的聖公會哥德式聖保羅大教堂在建築師克里斯多佛·雷恩的主導下以巴洛克式重建。
- 174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逝世後,其女兒瑪麗亞·特蕾莎繼任成為哈布斯堡君主國首位女大公。
- 1803年:美國參議院批准由法國執政府財政部長巴貝馬霸侯爵(marquis de Barbé-Marbois)向國務卿李維頓提出關於販售法屬路易斯安那的《路易斯安那購地條約》。
- 1818年:美國和英國於倫敦簽定《1818年條約》,包含以北緯49度線作為美國和英屬北美兩地的邊境、俄勒岡鄉村地區由英國和美國聯合控制十年、對於1812年戰爭所簽定的《根特條約》所引起的分歧將參考美國的主張以及保證美國在紐芬蘭島和拉布拉多地區捕魚的權利等。
- 1827年:希臘獨立戰爭:英國、法蘭西王國 和俄羅斯帝國在納瓦里諾海戰擊敗鄂圖曼帝國和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聯合海軍,取得希臘獨立戰爭關鍵勝利,且此次戰役為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場完全以帆船來打的重要海戰。
- 1853年:俄羅斯帝國入侵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屬國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引起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法蘭西第二帝國、大英帝國及薩丁尼亞王國聯軍的不滿,導致人類第一場近代化戰爭克里米亞戰爭(第九次俄土戰爭)爆發。
- 1883年:秘魯按照《安孔條約》把塔拉帕卡大區割讓給智利,智利亦將於硝石戰爭中征服的塔克納省和阿里卡省託管十年,之後由全民投票決定兩省命運,然從未舉行過全民公決。
- 1923年: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鄧中夏等人於上海發行提倡馬克思主義的《中國青年》創刊。
- 1929年:陳獨秀因反對中國共產黨在中東路事件中擁護蘇聯的政策而被開除黨籍。
-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紅軍和南斯拉夫游擊隊合作攻占貝爾格勒。
-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使盟軍可在雷伊泰島的登陸,美國及澳大利亞聯軍於雷伊泰島外海與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進行交戰,雷伊泰灣海戰爆發,此戰為世界上最後一次航母對戰和戰艦海戰亦是大日本帝國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
-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由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領導的在菲律賓群島中部雷伊泰島登陸,開啟了雷伊泰島戰役並為解放整個菲律賓群島及結束大日本帝國之傀儡政權菲律賓第二共和國3年多的統治拉開序幕。
- 1944年:美國克利夫蘭發生液化石油氣爆炸事故,130餘人死亡。
- 1945年:中華民國蒙古地方(外蒙古)發起由蒙古人民革命黨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小呼拉爾主席團領導的公民投票,在結束後宣布獨立為蒙古人民共和國。
- 1947年:麥卡錫主義: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開始對好萊塢進行調查,致使部分演職人員被迫離職。
- 1952年:英屬肯亞爆發了由基庫尤人組織的肯雅國土自由軍所引起之茅茅起義。
- 195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
- 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向麥克馬洪線附近的印度軍隊發動攻勢,中印邊境戰爭爆發。
- 1968年:前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改嫁希臘船王亞里斯多德·奧納西斯。
- 1973年: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成,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揭幕剪彩。
- 1990年:馬來西亞舉行第8屆選舉,投票結果以馬哈迪·莫哈末領導的國民陣線獲勝。
- 1992年:香港總督彭定康初次訪問北京。
- 1999年:江蘇田灣核電站工程正式開工。
- 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首腦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是「九一一事件」以來首次重要會議。
- 2003年:中國大陸的《中國電腦教育報》文章[1]介紹維基百科,這是中文媒體第一次正式報導維基百科。
- 2004年:中國河南大平煤礦發生瓦斯爆炸,148人死亡。
- 2005年:中國加入國際植物保護公約。
- 2009年:香港保安局正式設立外遊警示制度。
- 2011年:統一7-ELEVEn獅在中華職棒22年總冠軍賽擊敗Lamigo桃猿,獲得年度總冠軍。
- 2011年:卡扎菲在利比亞內戰中被殺。
- 2015年:南韓女團TWICE出道。
- 2020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探測器OSIRIS-REx成功在小行星101955表面收集樣本。
10月20日節假日和習俗
- 世界骨質疏鬆日
- 世界廚師日
- 越南婦女節
- 台灣廚師節
- 國際樹懶日
天秤座(拉丁語:Libra,天文符號:♎)是黃道星座之一,為托勒密星座之一。位於室女座與天蠍座之間,這個星座有十幾顆使用8英寸(20厘米)或更大望遠鏡可見的星系,星座中最亮的四顆星α、β、γ、σ構成一個四邊形,β星又和春季大三角構成一個大菱形,天秤座β星的中名是「氐宿四」,它是全天惟一一顆肉眼可以看見為綠色的星。天秤座α星的中名是「氐宿一」,是一顆雙星,由亮度5.2的α1與亮度2.8的α2所構成,呈藍白色。
天秤宮是占星術黃道十二宮之第七宮,黃經從180°到210°,因天文學原對應的星座是天秤座,所以得名,但由於歲差,現已移到室女座。天秤宮的附庸星(葉門占星學)為土星,代表圍繞著土星的土星環。而在密宗占星學中,天秤宮的神秘守護星為天王星,層次守護星為土星(在葉門占星學中屬於歸附)。
太陽於秋分點到達這一宮,直至霜降為止,約為每年9月23日至10月23日,故秋分點又稱為天秤宮第一點。
天秤宮的符號為♎,代表均衡,亦是日落之形;守護星為代表愛與美的金星,亦代表人的盤骨及成年時期(前期),特別與婚姻和人際關係有關,代表色為灰色。土星是天秤宮的擢升守護星(與葉門占星學的附庸星相同)。
天秤宮與雙子宮及寶瓶宮都屬於占星學中依照亞里斯多德時期認為構成宇宙的四元素說的四分類法中的氣象星座,意象為秋天拂人的和風;是占星學中三分類法,本位(又稱主導)、固定、變動中的本位星座;是占星學中二分類法,陽、陰中的陽性星座。
資料摘自:維基百科
======
留言